立案5个月,高瓴重返千亿隆基绿能大股东!
调查结果尚未出炉。
5个月前,高瓴资本旗下HHLR管理有限公司(下称“HHLR”)通过“转融通”的手段默默减持隆基绿能(601012.SH)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。
如今调查结果尚未公布,不过4月19日晚间,隆基绿能公告称,HHLR公司在收到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后,主动购回案涉全部减持股份。
目前HHLR对隆基绿能的持股比例已经回到5%。因此若HHLR日后减持隆基绿能,仍需提前15个交易日披露减持计划。
4月19日,隆基绿能报收18.45元/股,总市值1398.15亿元。
高瓴购回涉案股份
作为隆基绿能的大股东,HHLR是高瓴旗下专注二级市场投资的基金管理平台,由独立的二级投资团队负责管理和运营。
HHLR于2007年在新加坡注册成立,2012年经证监会批准取得QFII(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,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)资格。不光是在隆基绿能,在拼多多、格力、传奇生物等多家上市公司的股东席位中,也有HHLR的身影。
HHLR与隆基绿能的交集则是在2020年12月。彼时,HHLR受让隆基绿能股东李春安6%股份,每股按70元的交易价格转让,交易对价总额约158.4亿元。而在经过分红送股后,HHLR目前持隆基绿能的成本大概在35元/股左右。2021年一季度,HHLR进入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席位,并一直持股5.85%。
持股2年后,2023年3月21日,隆基绿能对股东权益变动进行了公告,即HHLR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借出1%股份,持股比例降至4.85%。而在2023年三季报显示,截至三季度末,HHLR持有4.98%股份,并明确表示“截至报告期末,HHLR-中国价值基金(交易所)通过转融通方式出借的股份已全部到期归还”,即HHLR利用转融通期间持股比例下降5%以下时,完成了部分减持。
就这样,HHLR持有隆基绿能的股份,从最初的5.85%,降到了4.98%。
来源:罐头图库
当时市场舆论风浪骤起,于是2023年11月8日,HHLR被证监会立案调查,立案的理由是“涉嫌违反限制性规定转让隆基绿能股票”。
调查结果尚未出炉,HHLR便迅速“滑跪”,其在4月19日的公告中表示,公司自收到前述立案告知书以来,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的调查工作。根据监管精神,承诺主动以自筹资金继续增持隆基绿能股票,在未来1个月内完成全部立案标的减持股份的购回。也就是说,购回股份完成后,HHLR对隆基绿能的持股将重新回到最初的5.85%。
但值得注意的是,近年来,隆基绿能股价持续下挫,4月19日的收盘价只有18.45元/股,总市值1398.15亿元。
因此有投资者质疑,HHLR这波高抛低吸的操作,高瓴还是赚了?
事实上对于投资者的疑问,HHLR已经在公告中做出解释,其表示,若此部分股份购回涉及收益,所得将归上市公司所有。
另外,市场消息显示,HHLR新募集完成一支规模约60亿元的基金,将加大中国资产配置比例,继续投资于A股市场。
监管明确禁止!
“高瓴式”减持行不通了
HHLR减持操作中的“转融通”,是一种金融交易机制。具体来说是指银行、基金等机构可以将自己持有的证券借给证券公司,由证券公司以自己的名义在市场上进行交易,以期获得流动性和提高资本利用率。
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介绍称,转融通不是变相减持,券要还的。而归还时,借入人还要给出借人相应权益补偿,并支付费用。因此一些机构还可以通过出借证券给证券公司来获得收益。
但股份出借期间,“借出去”的这部分证券应该记入哪方的持股范围?香颂资本沈萌指出,从此前规定的部分条款所隐含的涵义来看,出借的股份应该不被记入出借人的持股比例,比如规定明确限售股出借后即为流通股,但是规定也明确指出不得通过合谋方式牟取不当收益。或许这个争议需要监管层出台相应的解释,才能盖棺定论。
而根据此前规定,不少公司也通过“转融通”钻了减持的空子。
如2022年8月,华谊兄弟(300027.SZ)股东腾讯计算机因被动稀释、大宗交易出售及转融通出借持股比例降至4.99%。因持股比例由7.94%下降至4.99%,持股比例低于5%,到2022年底,腾讯计算机持股为1%,2023年中报已经退出十大股东席位。
2022年11月,长亮科技(300348.SZ)公告,原持股6.57%的股东深圳市腾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(简称“腾讯信息”)于11月20日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0.79%股份,同时通过转融通证券出借的方式减持0.79%股份,权益变动后,腾讯信息持股比例降至4.99%。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,腾讯信息持股比例降至1.93%。
2023年4月,果麦文化(301052.SZ)原持股6.88%的股东浙江博纳影视制作有限公司(简称“博纳影视”)于4月12日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1%股份。同日,通过转融通证券出借的方式减持0.88%股份,权益变动后,博纳影视持股比例降至4.99%。此后,博纳影视连续两个季度进行减持,截至去年三季度末,博纳影视持股比例降至3.15%。
因此当HHLR通过“转融通”的方式默默将其对隆基绿能的持股比例降至5%以下后,不少投资者敏感的神经被调动,市场也出现了高瓴是否要借机退出隆基绿能的猜测。
王骥跃称,这时候的问题就不在于转融通了,而是用转融通降到5%以下,再进行减持。
也有不少行业人士认为HHLR的行为不妥。
财经评论员皮海洲认为,持股5%以上的股东需提前15个交易日披露减持计划,不管通过什么方式,持股比例降至5%下,都需要提前公告。转融通不是上市公司不进行披露的借口,转融通制度容易引发违规行为,其合理和合法性仍存质疑,需要进一步改进或者完善。
王骥跃认为,在出借股票时就已经有减持计划了,但当初权益变动报告时没说要减持,实际上是误导了投资者,信披上是有问题的。出借股份不是股份减持,所有权还是股东的,所以此时还受减持规则的约束的,持股比例从5%以上到5%以下,是必须要公告的。
因此,对于高瓴被立案调查,王骥跃认为是明确的违规行为。规则上没有明文禁止此种情况,是因为规则不可能列举出所有的情况,总会有监管想不到的方式。但监管要求是明确的,5%以上股东有义务,应当如何减持。没有按照规则规定的应当动作执行,属于违规而不只是钻空子。
但值得注意的是,在HHLR减持事件发酵后,2023年11月10日晚,上交所对《上海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业务指南第10号——转融通证券出借交易业务》(下称“《业务》”)进行了修订,并自发布之日起施行。
修订后的《业务》删除了“证券出借与归还比照证券卖出和买入,遵守现有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定”的相关表述。也就是说,不管转融通借出多少股份,只要归并计算后持股在5%以上,相关股东就受到减持规则等的限制。
因此沈萌认为,之前媒体炒作的高瓴违规减持,属于故意挑高瓴制造话题流量,当时对于转融通的规定存在模糊,属于规则漏洞,所以高瓴的减持符合当时的规定,不存在违规。监管部门通过更新规则、完善了相关机制,也间接印证高瓴的减持没有违规。所以,高瓴现在的回购并不是对当时操作的补救,而是为了积极配合监管、承担作为全球领先投资机构的责任。
沈萌认为,对于高瓴,其在A股拥有巨大而长期的投资组合,并不会追求微量减持的收益。
不过,此次的减持事件目前还处于调查阶段,结果将如何演绎,只能以监管部门结论为准。
但不管怎么说,“高瓴式”钻空子减持行不通了,已是既定事实。
高瓴减持、“押宝”两不误
如果按2023年11月8日收盘时隆基绿能1774亿的市值来计算,HHLR此前减持的0.87%股份,大约价值为15亿。
而这价值15亿的股份被减持期间,被称为“光伏茅”隆基绿能的业绩与股价正在经历剧烈的变动。
根据隆基绿能披露的2023年三季报,公司营收与净利润均出现下滑。从股价表现看,2022年6月份,该股曾一度达到67元/股,而截至4月19日收盘,该股报价18.45元/股,近2年的时间,其股价下降幅度超过72%。最初携巨资进入的高瓴,按目前股价情况看,属于重仓被套的状态。
高瓴资本创始人、“时间的朋友”张磊被誉为投资界的掌舵者,手中掌管着亚洲规模最大的股权私募基金。2005年,刚从海外回国的张磊创办了高瓴资本。在投资方面,高瓴资本几乎覆盖了整个中国的经济领域。
除了医学健康赛道外,高瓴资本还涉足了金融、科技、消费、制造等多个领域。其中,互联网和科技行业是高瓴资本的重要领域之一。根据《21世纪商业评论》此前估算,高瓴管理的资产规模,在5000亿-6000亿元左右。
回顾高瓴过去的辉煌历史,不难发现,高瓴踩准了中国互联网崛起的巨大浪潮。在初期,先投资腾讯,又花3亿美元重仓京东,后来还投资了美团、滴滴、格力、爱奇艺、百丽国际、未来汽车等800多家企业。让外界一次又一次感叹于他的商业头脑和洞察力。
十余年前,张磊还寂寂无闻,高瓴在成立五年时,唯一拿得出手的投资案例还只是腾讯。这笔投资高瓴获得了丰厚的回报。但真正让高瓴拿到顶级投资圈的门票,则是2010年对京东的投资。广为人知的是,当年刘强东只要7500万美元 ,张磊塞给他3亿美元。
日后京东的成功,验证了张磊的眼光和魄力,也给投资圈留下“眼光毒辣、肯下重注”的狠人形象。
2020年,叠加赛道的景气周期,高瓴资本对隆基绿能、宁德时代的两笔投资,让张磊一战“封神”。
近两年,高瓴也更加注重“制造”方向的产业布局。2022年,高瓴资本在制造领域的投资占比最高,超过了40%。包括新能源车产业链、工业智能化、机器人、硬件、新材料等领域的研发、生产、流通的各个环节均有涉及。
不过近几年高瓴资本在医药股、教培领域减持动作不断,去年一季度,高瓴资本减持了7只医药股。
高瓴作为市场投资风向标一般的存在,你怎么看待旗下机构这起减仓又购回的行为?评论区聊聊吧。
©野马财经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